台灣夏季高溫潮濕,高溫使出汗增加,若未及時沖洗身體、更換乾淨衣物,很容易引起汗斑和濕疹復發,因此,濕疹可說是台灣人人皆有的皮膚問題。在西醫觀點下,濕疹發作原因可能是本身具有過敏體質、皮膚缺乏正常的保濕作用、衣服不透氣、內分泌與代謝出問題等,但常常利用西藥內服外敷後仍沒有明顯療效,這時候是否能另尋中醫的幫助呢?答案是可以的,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理解在中醫觀點下濕疹的成因為何,才好對症下藥!
濕疹成因 中醫版本
中醫觀點裡並沒有明確記載過濕疹這個名稱,而是根據發病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例如:奶癬=嬰兒濕疹、四彎風=異味性濕疹、浸淫瘡=全身性皮疹。古代中醫認為這些皮膚問題主要是風、濕、熱引起,「由心火脾濕受風而成」可說是最好的解釋方法。若再詳細地解釋,濕疹是由於先天不良或後天飲食失調,導致濕熱內蘊,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浸淫肌膚而成,其中「濕」是主要因素,因此治療會以袪濕為先。
類固醇藥膏幫助不大?試試中醫這兩款
-
紫雲膏
原料有紫草、當歸、芝麻油,對於皮膚外傷具有殺菌、抑菌的療效,同時可以促進傷口肉芽形成,芝麻油現今多改用乳木果油,可滋潤皮膚。
-
三黃膏
三黃,即黃芩、黃連、黃柏,用於清熱解毒,消腫脹。不論是濕疹、熱瘡腫痛或小創口皆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