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概念認為中藥的屬性相比於西藥更加溫和,因此很多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會找中醫師執行安胎指導。而懷孕中的母親是不是推薦服用中藥是許多人的問題,中醫師的推薦提到運用中醫的藥材來安胎是沒問題的,不過各位千萬不能由於這樣便自己去中藥房抓藥給孕婦做安胎調理,如果不了解藥材而選購了會通經活血又或是行氣破滯等不合適的中醫藥材,反倒是會因而使懷孕的孕婦有滑胎的危險。
調理安胎的中藥材
中醫師提出在懷孕的初期最需要調理安胎的情況為先兆性流產,而血熱、心氣虛、腎氣虛、脾氣虛、肝血虛、氣滯等內臟衰弱的狀況也會造成胎盤不穩。其中氣滯表示體內的中氣充分但是由於心情或者是體弱而阻滯;而血熱則是由於血液黏稠度太過於高又或是長期胃酸過度多所引發。在專業的診斷後中醫師會開立保胎湯以及芎歸膠艾湯等中藥來使有這些症狀的懷孕媽咪調理安胎。
◇中藥保胎湯:由生地、黃耆、黨參、白芍、砂仁、桑寄生、山藥、西洋參、菟絲子烹煮而成,並且具有保肝、去血熱、補氣、健脾、防止孕吐、補腎等等調理的作用。
◇中藥芎歸膠艾湯:由阿膠、當歸、艾葉、川芎烹煮而成,可以幫助放鬆子宮的平滑肌、溫熱補虛、緩解痙攣、養血止血達成調理的作用。
但中藥還是屬於藥物因此推薦有調理安胎需要的懷孕媽咪先詢問中醫師,不推薦自己入手中藥服用。
注意!懷孕的你不能碰這些中藥材
很多有服用中藥習慣的孕婦都不了解自己懷孕後是否能一直吃中藥安胎,中醫師的推薦提到基本上懷孕後是能一直服用中藥的,但是中醫師的推薦也表示有一些中藥易使寶寶的情形不穩因而服用中藥要留意。
◇薏仁:性質滑利並且會誘發子宮收縮促成懷孕的媽咪小產。
◇桂圓:屬熱會使得孕婦內產熱並且易出現漏紅和腹痛。
◇當歸:易引起活血引發孕婦體內造熱,假如運用過分多則易小產。
◇番紅花:易活血化瘀且促成子宮收縮而小產。
◇麝香:內含假如長時間接觸的話會引發小產且具有揮發性的麝香銅。
◇人參:活血的作用會使人體燥熱,倘若大量使用的話易促成孕婦出血率增添。
儘管懷孕初期的出血屬正常情況,但是推薦媽媽們依然需留意!因為懷孕的前三個月為胚胎成長的焦點期,推薦懷孕婦女務必需多多注意身體,且觀察分泌物是否正常,而懷孕期間如果產生異常的出血便一定要立刻就醫。
中醫師指出假如于懷孕期間覺得身體不舒適除了食用西藥以外,建議媽媽們可以嘗試食用中藥來幫助安胎,由於中醫師指出當食用西藥難以擁有明顯改善時,配合適當的中藥治療能降低媽媽吃藥的時間,可讓媽媽輕鬆的渡過孕期。不過中醫師提出除了服藥調理身體外,推薦媽媽們還是不要過度的走動和勞動才為安胎的不二法門喔!
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