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中風)在國人疾病頻率中佔據著顯著位置。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中風,顯示其嚴重性及高發生率。然而,關鍵在於發現中風前兆並及早治療。中醫學認為,腦中風主因在於身體的氣血循環失衡、臟腑功能失調,但從中醫角度出發的預防方法,或許能為預防中風帶來新思維。
病理研究顯示,中風高危險群多為4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脂血症。中風是腦部血管的出血或阻塞,典型的發病前兆如頭暈、頭痛、臉部表情不對稱、講話不流利、手腳活動不靈活、手指無力,這些症狀都提醒著中風正在發生的可能性。
中醫以腎陰虧損、肝陽上亢為中風主要病因。根據病邪的深淺與輕重,分為中經絡與中臟腑兩類,分別採取平肝潛陽、逐瘀通絡,以及醒腦開竅、鎮肝熄風的治療法則。研究證實,針灸配合西醫治療可有效降低中風復發,針灸的作用通過經絡系統到達腦部,產生活血化瘀、提升血液循環的功效。
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方法
1.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適時調整保暖與補水,保持運動習慣避免過度肥胖。
2. 飲食調整:多攝取心血管有益的食物如全麥、蘑菇、芹菜、深海魚、洋蔥等,避免高鹽高糖高脂飲食。
3. 中醫保健茶飲:如天麻益壽飲,有助於穩定血壓、促進血液循環。
4. 保健穴道:按摩特定穴位,例如合谷、陽陵泉穴,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暢通。
中醫針灸的作用與預防中風
研究顯示,中醫針灸搭配西醫治療可有效降低中風復發風險,尤其在病人接受針灸療程次數愈多者,再次發生中風的風險更低。
根據中醫理論,不同中風型態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從閉證到脫證,中醫針灸與中風患者的復原息息相關。此外,中醫也提倡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如少鹽、多運動、充足睡眠等,來預防慢性病與中風。
針對中風高危險群,中醫提供了各種針灸方式,例如足三里穴,有助於補足臟腑之虧損,改善高血壓。除了控制慢性病,日常生活中的小改變也能對中風預防發揮積極作用。